十月神木的清晨有著幾分寒意,走進榆神清水工業(yè)園區(qū)的榆神能化50萬噸/年煤基乙醇項目現場,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簡稱:北油工程)的工程師們正在各裝置區(qū),為項目的建設忙碌著。
甄鍇(左一)
“你稍微等會,我先吃口面,馬上去現場!”這位來不及吃早飯的人是榆神乙醇項目現場副經理甄鍇,從來到這個項目,他好像就沒怎么按時吃過飯。三下五除二,一桶泡面不到5分鐘連湯帶面一股腦下肚了,順手拿起安全帽直奔現場。
2012年,甄鍇入職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十年來他扎根一線,從一名費控專工成長為項目建設中不可多得的綜合性人才!肮ぷ饔袟l不紊,待人坦率真誠,做事認真嚴謹”,這是身邊同事給他的評價,或許平淡,但不平凡。對工作他盡心盡力,不敢有半點懈怠,凡事親力親為,沖在一線,用行動與熱情感染著身邊每一個人。
2020年5月,由北油工程公司總承包的全球首套榆神能化50萬噸/年煤基乙醇項目開工建設,甄鍇擔任現場副經理,雖然在此之前他已參與建設了延能化、榆能化等大型煤化工項目,但在他的心里從來就沒有放松的時候。
身先士卒 率先垂范
萬事開頭難,項目一開工,甄鍇第一批來到了現場,一眼望去,一望無際的毛烏素沙漠顯得有些凄涼,趕上下雨天,泥和沙子攪合在一起,連車都開不進現場。上工、進料、趕進度,他每天第一個進入現場,最后一個離開現場。項目建設初期,他天天待在工地上。每個區(qū)域、各個裝置的位置他都了如指掌,為的就是在出現問題能第一時間解決。

甄鍇(右一)
全廠地管的敷設施工進度關系到項目后期其他各裝置的土建和安裝工程是否能順利開展。由于建設初期人工、機械有限,進度始終跟不上計劃,甄鍇雖然也著急但從不表現出來,解決難題似乎在他眼里都不是問題。他一方面督促施工方盡快加大人材機的投入,另一方面科學施策,結合實際調整施工方案,最終在2020年8、9、10三個月搶在冬季前完成了4.3萬米地管主線的敷設,為冬季結束后土建基礎出地面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不論是烈日當頭,還是刮風下雨,他總是身先士卒,親自指揮地管工程的建設任務。記得在建設榆能化填平補齊項目時,三月的靖邊陰雨天總是那么頻繁,時下時停,還帶著一絲寒冷,雖然是毛毛細雨,但總感覺有些刺骨,只要天氣不晴工人都貓在車上不愿意施工,導致打樁進度一度滯后。此時,甄鍇接到任務,臨時負責打樁施工進度,他二話沒說,一口答應。騎上自行車來到打樁區(qū),雨還在下,看見工人們都在車里躲雨,他什么話也沒說,徑直走到打樁機前直直地站著。他知道這個時候說什么都沒用,只有自己先做才能帶動其他人,沒過幾分鐘,工人們紛紛走下車,打樁機又開始了運轉;氐睫k公室,同事看見全身濕透的他詫異地問:“干嘛去了?沒帶傘啊?”他笑著說:“著急去現場,忘了帶”。每個過程、每個環(huán)節(jié),他都能細致入微、一絲不茍,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了任務!坝行┕ぷ鞑荒苎(guī)蹈矩,只有自己先去做才能要求別人,有困難要迎難而上才能解決”,甄鍇說。
學會溝通 用心工作
一個項目從開工到中交,再到投料開車,不單單要把好質量安全關,作為總承包方需要和各方建立良好的溝通橋梁,而甄鍇就充當起了這座“橋梁”。

甄鍇(中間)
在榆神乙醇項目建設期間,申請進度款工作中,資金到賬時間正常情況下也得在完成所有審批手續(xù)后二個月,雖然如此,但當時對公司來說資金壓力還是比較緊張,回款越快,后期項目建設才更有保障。為縮短回款時間,不耽誤工期,甄鍇都是親自督促到每個付款環(huán)節(jié),從2個月資金到賬到1個月到賬,最后實現了只要審批手續(xù)完成業(yè)主就可以當月付款的超短記錄。不知道他為了工程款跑了多少趟、溝通了多少次,總之在回款問題上為公司極大地緩解了資金壓力。
同時,從項目建設到投產運行的過程中,需要辦理許多政府審批手續(xù),這些手續(xù)通常需要很長時間,相關事項繁雜。時間緊、任務重,溝通過程艱辛,但他從未面露難色,主動作為、敢于擔當,不斷總結教訓沉淀經驗,總能在關鍵節(jié)點完成審批手續(xù),確保了項目順利推進!案愎こ滩坏胫约,還要多為業(yè)主考慮,用心去交朋友,路子寬了自然好走”,甄鍇說。
做暖心事 當貼心人
眾所周知,任何項目在工程建設過程中,農民工工作都是個老大難問題,一旦處理不好,就可能造成不良影響。
那是在延能化項目建設期間,臨近春節(jié),由于施工單位拖欠工資,工人們把辦公樓大門堵得水泄不通。恰巧甄鍇在辦公室,見狀他不慌不忙,來到庫房找到勞保手套發(fā)給大家,倒上熱水,臨近中午,安排食堂多做一點飯,和工人們坐在地上一起吃。在交談中了解事情的原由后,他向大家保證三天內給解決,還掏出身份證,讓大家錄像取證。
作為總承包方,拖欠農民工工資雖然沒有直接責任,但也負有連帶責任,對公司也會造成負面影響。在此期間,他向多名工人了解情況,又去施工單位核實取證,最終查明由于施工方內部問題,導致工資款沒有正常下發(fā)。經過多方溝通協調,最終得以解決,將工資發(fā)到了每位農民工的手里。
從那以后,解決此類問題就落在了他的肩膀上。在執(zhí)行榆神乙醇項目期間,為了保障項目現場能有個穩(wěn)定和諧的工作環(huán)境,每次有農民工堵門討薪時,他首先就是和大家促膝談心,了解欠薪的來龍去脈,工人不吃飯,他也陪著不吃,只要問題沒有得到滿意解決,他絕不下班。為此,現場工人還給他起了一個溫馨的綽號“農民工之友”。
踐行使命 彰顯本色
作為一名黨員,甄鍇始終堅守著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在榆能化填平補齊項目建設期間,一月的寒冬滴水成冰,白天最高氣溫也在零下十幾度,現場施工方有效作業(yè)時間僅有4個小時。為確保來年土建、安裝工作順利推進,需要在春節(jié)前的近2個月里打完230根灌注樁,由于項目與老廠區(qū)相連,現場無法生明火,項目部采購了各種設備為工人取暖,就算如此,4個小時的作業(yè)時間也會大打折扣。

就在全項目都在為打樁工作發(fā)愁時,甄鍇接下了這個難啃的“硬骨頭”。為爭取這每天4個小時,他和工人一樣按時到現場,不管天氣有多冷,就算工人都提前下班,時間不到他不走,4個小時一分不差。連續(xù)幾天,施工方被他的舉動深深觸動,在后續(xù)的施工中,工人們沒有再因為寒冷而停工。
同時,由于地下老管網錯綜復雜,一旦遇到問題,可能今天的打樁時間就會荒廢,為此他一步都不敢離開。給工人定時、定任務、定要求,做到今日事、今日畢。就是這樣,灌注樁按時打完了,每個人都感到一絲欣慰,但是他卻因此發(fā)了一場高燒,連續(xù)三天的輸液讓這個一米八的漢子也有些力不從心。就算如此,他還是微微一笑,繼續(xù)堅守在他熱愛的崗位上。
不忘初心 載譽前行
作為一名項目現場負責人,由于本職工作的特性,需長期面對高強度的工作壓力,為確保工作平穩(wěn)有序開展,他舍小家、為大家,講奉獻、敢擔當,加班加點成了家常便飯、熬夜辦公成了日常經常。 “我在現場就感覺有干不完的活兒,有使不完的勁兒,你要是讓我閑下來,我就覺得空落落的”,甄鍇說。
他愛笑,從不把憂愁表現出來,他很魁梧,健康卻總亮紅燈,閑聊時他可以娓娓道來,但更多時間他喜歡獨處。他正確的對待自己,真誠的對待他人,認真的對待工作,公平的對待管理。他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扎實的工作作風、優(yōu)異的工作成績,得到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好評,榆神乙醇業(yè)主還授予了他“突出貢獻者”榮譽稱號。
不忘初心、載譽前行,他對這份工作的熱愛始終如一。
(通訊員/孔健 圖/項目部提供)